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 | 汉语言文学专业


01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所在院系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系

修业年限

4年

学位授予门类

文学

专业设立时间

1951年

专业总学时

3276学时

专业总学分

152分

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

上课的比例(%)

100%


02


专业定位


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交叉、名师引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文化创新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的教育、学术和文化人才,为国家输送明于师德、精于教学、善于育人、敏于发展的学者型卓越中学语文教师,或有望在毕业数年内成长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或文化建设、行政管理等行业的青年骨干。


03


历史沿革


本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

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

2008年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2014年入选教育部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

2018年在全国率先完成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三级认证打样工作;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元化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04


特色优势


本专业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办学传统和经典为本、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凸显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注重把学科优势与学术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注重名师引领,实施全过程导师制育人;构建“基本要求+自由选择”的课程体系,丰富以兴趣为导向的选修模块;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读书会、学术沙龙、创作竞赛等形式,满足不同层次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中文系读书会


05


师资队伍与基层教学组织


专业所在的中国语言文学系现已形成一支高水平、高风尚、学科分布均衡,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0余人,其中8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先后有9名教授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多位教师曾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校师德标兵称号等,文艺学教研室入选校“立德树人”教学团队。


专业一贯重视基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多年来坚持以下原则:


1. 确保一流学者投入本科教学,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资源投入、绩效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

2. 聘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通过开设面向本科生的讲座、暑期短学期课程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能力。

3. 专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专业责任教授、教研室主任等发挥联动效应,形成推进专业建设的合力。

4.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在职称晋升等关键领域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传承和发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优良教风。

5. 突出教研室的主体地位。支持教研室举办教学讲座、午间沙龙、观摩课、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业务交流,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6. 对标国家“新文科”建设要求,注重文理交叉,文史哲融合,构建教学科研融合的新形式。



06


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位居国内一流学科前列的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人类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基础、全面的人文学术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较为突出的文艺鉴赏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文化创意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勇于反思与创新,善于沟通与合作,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全面的修养,具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有望在毕业数年内成长为学术研究、文化建设、行政管理等行业的青年骨干并具有引领能力的卓越本科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位居国内一流学科前列的优势,适应新时代公费师范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培养明于师德,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出众的师范气质;精于教学,具备全面的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出色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善于育人,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敏于发展,具有突出的反思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能够成为所在单位教学与管理骨干的学者型卓越中学语文教师。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现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成果丰硕:4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6门课程入选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近三届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多本高质量教材,其中《大学语文》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发行总量超过3000万册,为提升中国大学生人文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核心课程:《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通论》《<论语>导读》《<史记>导读》《<庄子>导读》《<昭明文选>导读》《中国文学批评史》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核心课程:《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通论》《<论语>导读》《<史记>导读》《语文学科教育论》《语文教学设计》


3.毕业生情况

长期以来,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总体优秀,并涌现出毕业生“四大群体”:作家群、学者群、出版家群和教育家群。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成绩斐然,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本专业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在近五年的调查中,44%的毕业生在国内升学,其中95%的同学就读国内双一流高校;10%的同学选择出国出境深造,其中60%的同学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2019)top100的高校。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超过70%的同学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业5年左右较快成长为优秀骨干人才。用人单位对专业学生的评价为:专业扎实,综合素养高,适应能力强,经过几年培养和锻炼之后,能够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很快脱颖而出。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毕业生热爱教育,乐于教育,具备较强的人文情怀和师范气质,98%以上的师范毕业生均能奔赴国家需要的教师岗位。在近五年的调查中,67%的同学均在省市重点中学担任骨干教师,有近60%获得各级奖励。发展潜力大,具有突出的反思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毕业五年的师范生评上中级职称的比率接近70%。


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毕业生人数

147

161

160

境内升学人数

32

46

50

境外升学人数

11

10

7

就业人数

97

88

91

就业率

95.24%

89.44%

92.50%

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


07


专业建设


(一)专业综合改革

1. 课程设置方面,依托文史哲大类培养平台,打通专业壁垒;通专融合,培养知识整合与反思创新能力。

通过文史哲平台课程,建构“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知识结构。通过系列专书导读课,强化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处理“专”与“博”的关系。为师范生开设七门熔铸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课程,将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深度融合。


2. 教学模式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导修制翻转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打造系列一流课程。

采用教师引导、助教主持与学生主导讨论的方式,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读写训练结合,将文献阅读与专题讨论结合,调动师生的双重主体性和积极性。利用大夏学堂、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阶“金课”。


3. 师资保障方面,以全员、全过程导师制为依托,注重名师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

要求国家级高水平人才等一流师资担任导师,覆盖全体学生,形成“任课教师-学业导师-科研导师-人生导师”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导师队伍。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同时通过建设书院学习生活社区、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等途径实现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4.课外育人方面,课外培养与课堂讲授相衔接,夯实专业基础,满足多元化需求。

每学期开设近30余个读书会,学生在导师带领下精读原典,在读书报告会上自由发表学习成果。开设德语、日语、古典希腊语等外语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第二外语学习资源。


5.实践教学方面,强化写作训练和科创实践,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科研训练实践类课程、专业实践与实习、语言实验室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式,完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


6.国际合作方面,引入丰富的全球办学元素,教学环境国际化,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搭建丰富的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境外交流计划,积极推进与欧美高校的本科双学位项目建设,邀请国际一流学者来访并开设讲座、开展一个月以上的学术工作坊。


学生社团演出


(二)专业未来发展

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方向,以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为追求,依托一流学科学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打造一流课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合,培养博雅专精,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卓越人才。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课程创新与改革,全面实施深度导修制,推动读书会、学术工作坊、学术论坛等,提升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流的线上线下精品课程。


2. 优化导师制,配备跨学科双导师

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注重读书方法指导;为本科三、四年级学生配备科研导师,注重科研实践;为有需求的学生配备跨学科双导师,以导师项目、科创项目等促进学生成长。


3. 重视读写训练,提升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

将本科一、二年级的导师活动升级为《人文经典导读》《经典导读与写作训练》课程;增加课程中的读写训练环节;以写作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开展课外写作培训;积极利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和驻校作家等资源,提升学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人才全球竞争力

继续引入丰富的全球办学元素:支持开设外语角,鼓励学生掌握至少两门外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境外交流,持续推进与德国哥根廷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本科双学位项目建设,以期达到50%以上的学生有为期3个月以上的境外交流经历,100%的学生有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5.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促使教学和实践一体化

注重课程建设中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接中学语文实际,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实践类课程贯通“一践行三学会”,关注师范养成的全过程;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堂革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意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